各教学单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建筑行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新兴技术,加快建筑行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将行业新技术、新需求与传统教学更好的融合,以赛事为载体,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决定举办第十一届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内蒙古工业大学选拔赛,提高我校建筑业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水平,给应用BIM技术的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推动我校BIM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提升应用,土木工程学院将举办内蒙古工业大学第十届BIM应用校赛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一) 项目设置
BIM模型作品,内容包括:方案创作与优化、设计完整度与深度、全生命周期协同应用等。
(二) 参赛对象及参赛队伍要求
参赛对象为我校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年级、专业不限,由学生所在学院对学生参赛资格进行审核。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便于组织管理,大赛不接受个人直接报名。
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队不超过6人。每队限报 1个作品,每人限参加一个团队。每个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不得超过 2人。参赛学生自由组队,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但不可跨学校组队。
(三) 参赛作品要求
1.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的工程项目均可参加本次大赛,获得过往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的成果不得再次申报。
2.参赛作品要求为原创作品,抄袭作品一经发现即刻作废。历年的参赛作品不可重复参赛,否则视为无效参赛作品;参与过其他竞赛的作品不可重复参加本项竞赛。
3.对于提交的内容不完整,或提供任何虚假信息,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学术不端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作品视为无效参赛作品。
(四) 开发平台
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可采用任意BIM软件(不限软件品牌),鼓励使用国产软件(可适当加分)。
(五) 作品内容
1.项目PPT展示,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简介、团队成员分工与介绍、BIM技术方案、应用效益和创新等方面;
2.各参赛团队需提交完整的BIM 项目成果文件,包括模型源文件(方便后续审查模型搭建细节)、成果报告(图文并茂阐述设计思路、技术应用、创新点及成果效益)、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 10 分钟,清晰演示项目关键内容、亮点功能)。
3.作品应凸显创新性,在BIM 技术集成应用、跨专业协同模式、数字化管理手段等方面有独特见解与实践突破;注重实用性,切实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可落地实施的应用价值;确保完整性,涵盖从项目启动到成果交付全流程关键信息与成果产出。
二、时间安排
1.参赛队报名(12月20日截止)
(1)在工程技术楼A座223(土木工程学院BIM中心)报名。
(2)参赛学生同时须登录内蒙古工业大学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中的学科竞赛管理系统填报报名信息。(登录方式: 内蒙古工业大学网站首页“服务门户”→“实验实践教学”→“大学生竞赛”)
2.BIM中心将于12月在工程技术楼A座223(土木工程学院BIM中心)进行统一建模培训。
3.校赛评审及答辩(12月中旬)
BIM中心组织专家对本届比赛的作品进行评审,并进行现场答辩。
三、奖项设置
校赛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设立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四、注意事项
参赛团队需确保作品原创性,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经查实,取消参赛资格并按学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技术方法需在成果报告中规范标注参考文献。
竞赛过程中,团队成员应遵守竞赛规则与时间安排,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遇特殊情况需提前向竞赛组织方申请延期或变更信息,无故逾期者视为自动弃权。
参赛团队需妥善保管BIM 模型文件、成果报告原始素材等资料,以备后续核查、成果转化推广;获奖作品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学校有权用于教学示范、宣传推广等非商业用途。
创新学分核算按照大创中心相关文件进行确定
五、知识产权
1.学校和学生所作的参赛方案或者作品所有权归所在学校所有,应允许主办方进行非商业性质的各种宣传。
2.参赛作品在大赛评审阶段应能够被评审专家免费使用,参赛作者必须提交参赛作品的完整带源码版本。
3.作品知识产权:参赛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一旦发现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以及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的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收回其所获奖项,并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力。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佳林电话:18848000890
土木工程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2024年12月16日